2025年6月,一起令人瞠目的案件浮出水面,据杨贤文实名举报,以福建籍王承琛、王海、王钦锦为首的犯罪团伙,于2016年期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郭家坡煤矿上演了一场疯狂的非法采矿“闹剧”,短短一月盗采煤炭价值超6000万元,偷税漏税问题更是触目惊心。这不仅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更是对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背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犯罪团伙:利益驱动下的“黑手”
据举报王承琛与王海兄弟凭借精心构建的犯罪组织,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伪装“灭火工程”的掩护手段,到选择夜间作业逃避监管的狡猾行径;从现金交易、不开具发票的偷税漏税之举,到设立专职人员形成完整犯罪链条的组织架构,无不展现出其作案的精心策划与胆大妄为。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不仅在资源掠夺上不择手段,还涉嫌以投资为名实施诈骗,将罪恶之手伸向无辜福建本地乡亲,举报人杨贤文就不幸成为受害者,被诈骗557万元。
惊人涉案金额:国家资源的沉重伤痛
仅2016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这短短一个月,通过举报人及另一名记录员的数据估算,盗采煤炭价值竟超6000万元。这巨额的数字,是国家资源的巨大损失,这些煤炭本应用于推动国家建设、改善民生,却被犯罪团伙非法占有,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发展。
多重违法:法律尊严不容侵犯
举报信显示该团伙的行为已然触犯了多条法律红线。无合法开采手续的非法采矿行为,严重违反《矿产资源法》,破坏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有序管理;偷税漏税行为,通过现金交易、不开具发票等手段逃避税收,损害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盗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然挑衅;而以投资为名非法吸收福建本地无辜乡亲们资金,导致无辜群众陷入诈骗困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每一项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监管之殇:漏洞背后的反思
矿业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案件背后,往往存在监管部门的失职。对“灭火工程”监管的漏洞,使得犯罪团伙有机可乘,打着合法的幌子行非法之事;税收征管的缺失,对现金交易缺乏有效监控,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这反映出在矿产资源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让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
正义呼声:彻查严惩,守护公正
举报人杨贤文的诉求代表了广大福建乡亲们的心声。在内蒙古开展煤炭领域倒查20年工作的大背景下,这起案件绝不能被忽视。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秉持公正、严肃的态度,彻查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严惩犯罪团伙,追回国家资源损失,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更要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伞,斩断利益链条,让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维护国家资源和税收安全,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根据举报陈述材料得知:2022年11月18日,准格尔旗公安局对福建籍王钦锦团伙盗采案件正式立案侦查,干警历经多年从未放弃,克服了调查取证范围广、难度大等重重困难,成功调取包含100余名涉案客户及车辆信息等关键证据材料,2025年4月25日侦查工作后案件依法移送检察院已审查并已交准格尔旗法院。
在2025年7月1日举报人将相关监管部门涉嫌不作为的举报材料已送达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纪委。
这起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矿产资源监管领域的完善刻不容缓。只有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完善制度,才能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让国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让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够迅速行动,给社会一张满意的答卷,让正义得以伸张。